节温器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节温器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刘明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水泥产业核心竞争力-【新闻】

发布时间:2021-05-24 08:30:04 阅读: 来源:节温器厂家

刘明:转变发展方式 提高水泥产业核心竞争力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建材行业要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扩张,优化品种结构,在产品研发、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在重点发展方向中,已将支持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生产线和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线的建设写入规划中。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水泥产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联合重组为结构调整重点,坚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为核心,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加工制品业,进一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贡献。

水泥结构调整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国水泥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技术结构、规模结构、产品品种质量结构、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技术进步、自主创新、节能减排、联合重组、淘汰落后成为产业发展新的亮点。

1.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0年全国水泥产量18.7亿吨,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超过80%,超额完成了水泥产业“十一五”规划确立的70%的目标。采用国内技术和装备建设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已经达到1300多条,日产4000吨、5000吨水泥生产线占60%左右,达到800多条生产线。

2000年,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只有10%,2003年为23%,2005年达到39%,比2005年提高41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水泥产业关停水泥熟料生产能力4.34亿吨,水泥生产能力4.03亿吨,淘汰落后卓有成效。新型干法水泥比重的提高使水泥单位产品能耗下降,吨水泥熟料烧成标准煤耗从2005年的144千克标准煤下降到2010年的115千克标准煤,降幅达20%。这些成绩的取得,标志着水泥产业技术结构已基本调整完成,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水泥产业落后的面貌彻底改变。

2.技术装备完全国产化

2000年,我国水泥产量5.97亿吨,落后立窑水泥高达80%。水泥企业9000多家,水泥产业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极不合理,亟需调整。

在2000年之前,我国的水泥装备主要依赖进口,建设1条日产2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投资在7亿元左右,进口设备用汇在1000万美元左右;建设1条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线投资16亿元左右,进口设备用汇3000万美元左右。我国只能够建设日产1000吨规模水泥熟料生产线,1条生产线的投资也需要3亿元左右。当时我国水泥主要以落后的立窑水泥为主,为了调整水泥结构,促进水泥产业升级,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成为主要任务。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如果不解决低投资、国产化、上大压小等问题,完成水泥结构调整的目标不可能顺利实现。

为了推进我国水泥技术装备国产化,“七五”期间,国家采取科技攻关方式,建立科技攻关团队,引导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设备制造企业联合攻关,自主建设了我国第一条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示范线。通过“七五”攻关,日产2000吨以下水泥熟料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水泥生产线合理经济规模为日产4000吨~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为了实现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装备国产化,在“八五”期间,国家组织实施了日产4000吨水泥装备国产化一条龙技术开发,“九五”期间,国家组织进行了技术完善和创新,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又组织实施了日产8000吨和日产10000吨水泥装备国产化。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开发和攻关,到“十一五”中期,我国日产4000吨、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装备已经完全国产化,彻底改变我国大型水泥技术和装备基本依赖进口的局面。

此外,以立式磨和辊压机为主的节能粉磨技术、以高压变频为主电机节能技术、以袋式收尘为主的高效环保技术和消纳废弃物为主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已在水泥产业广泛采用,中国水泥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3.国际竞争力明显加强

我国水泥产业国际竞争力也大幅提高,自主研发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已出口到世界多个国家,并且打入欧美市场。目前国际水泥工程市场份额40%以上都是由中国承接的。到2010年年底,采用我国水泥技术和装备在国外累计建成投产、正在实施和已签合同的水泥成套生产线140多条,已经建成的生产线120多条,建设规模基本都是日产2000吨~日产10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我国水泥技术和装备在世界水泥产业发展中已起到重要作用,一些企业正在或探索走出国门到海外投资建厂。

4.余热利用成效显著

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水泥厂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和装备国产化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水泥产业余热综合利用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做出了积极贡献。到2010年年底,国内1300多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中有700多条生产线的余热得到回收利用,采用国产余热发电成套装备,建设了561台套余热发电机组,总装机达4786兆瓦,年发电368亿千瓦时,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900多万吨,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此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泥厂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和装备也已成套出口到多个国家。

5.协同处置废弃物取得成功

水泥生产过程中回转窑系统具有高温、燃烧环境稳定、停留时间长、粉尘能够达标排放的特点,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废弃物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我国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时期,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有助于化解我国“垃圾围城”危机,许多水泥企业都在尽企业的社会责任,尝试利用水泥回转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努力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安徽海螺铜陵水泥有限公司、湖北华新水泥集团、北京金隅集团北京水泥厂有限公司、广州海德堡水泥有限公司、拉法基水泥重庆有限公司、上海金山水泥厂等水泥企业在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有毒有害废弃物等方面均获得成功,积累了经验,大范围推广的时机已经成熟。<<首页123末页>>

“十二五”发展面临的环境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的显著进步,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实质性进展。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主要目标:城镇化率达到51.5%,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建设3600万套城市低收入居民廉租房。要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国家快速铁路网,建成“四纵四横”铁路专线,营业里程达4.5万公里;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7条放射线、9条纵线和18条横线国家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3万公里,基本覆盖20万人口以上城市;建设20个省会以上大城市轨道交通,440个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沿海港口和内河航运码头泊位;12个干线机场和一批支线机场及通用机场;42个综合交通枢纽。同时,“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还提出了约束性指标,要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氮氧化物总量减少10%,这些约束性指标对水泥产业发展提出了硬要求。

上述发展目标,对水泥产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是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以投资拉动为主的水泥产业提出新挑战。水泥产业主要是满足内需为主,经济发展不只是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方式将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提高消费的增速和比重,降低投资的增速和比重,将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途径和手段,这对以投资拉动为主的水泥产业发展方式及其市场需求增长模式影响深远,在水泥消费总量上将不能一味的增长。

二是建设“两型社会”对水泥产业发展提出新要求。传统水泥产业作为资源能源密集型和环境敏感型产业,如何利用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合理利用与节约资源和能源,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实现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

三是建筑业的发展对水泥产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建筑的长寿命和绿色化是我国现代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建筑业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着力采用先进建造、材料、信息技术优化结构和服务模式。现代建筑业的发展要求水泥产业朝着绿色、节能、环保方向发展,加快向加工制品业发展转变,为保障民生、提高建筑质量和实现建筑现代化提供全面的材料支撑。

四是生产要素成本的提高将对水泥产业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劳动力、土地、资源、能源等生产要素成本逐步提高;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本不断上升;为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和宏观调控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必然加大产业发展的外部成本,对水泥产业发展将产生直接影响。

从国际环境看,我国承受减排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的减排幅度要比2005年下降40%~45%,这对我国水泥产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水泥产业的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占建材行业的70%以上,加大水泥产业的节能减排力度,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压力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水泥产业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水泥产业的节能减排可以通过调整技术结构、调整水泥企业组织结构、延伸水泥产业链、技术创新来实现。同时,水泥产业消纳各种废弃物的能力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着其他产业不可取代的作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行业。“十二五”期间,水泥产业要在处置工业固体废弃物、协同处置工业有毒有害废弃物、协同处置城市垃圾等方面取得全面进展。<<首页123末页>>

发展重点及措施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建材行业要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扩张,优化品种结构,在产品研发、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在重点发展方向中,已将支持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生产线和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线的建设写入规划中。在“十二五”期间,水泥产业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优化产业布局

东部地区严格控制产能的扩张。新建项目要根据市场以淘汰落后和重点改造现有企业相结合。中部地区在石灰石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区,在满足本地区水泥需求的同时,可兼顾周边地区的需求,以地区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为前提适度发展。西部地区市场需求增长较快,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增长空间,相应布局建设新的项目,增加供给能力。西部地区水泥产业受交通条件制约,产品不宜长距离运输,水泥生产布局以满足区内市场需求为主,同时要防止局部地区出现产能过剩问题。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和污泥,使水泥产业成为新型环保产业,是“十二五”期间水泥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在生产力布局上,可考虑在大中城市周边、有条件的企业,以利用现有大型水泥厂进行技术改造为主要途径,布局建设一批利用水泥窑处置城市垃圾和污泥的环保项目。

2.加强节能减排改造,降低资源、能源消耗

对日产2000吨以上的新型干法生产线要以综合节能、粉磨节电、高效收尘、余热发电、烟气脱硝为主的技术改造,逐步淘汰达不到产业政策准入门槛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通过发展先进生产工艺,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全面提高水泥产业生产能效水平。通过发展高强、高性能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延长建筑物及各类工程的使用寿命,减少水泥使用量,从整体和长远意义上推动资源、能源节约。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发展加工制品业,提高附加值,降低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指标,从而提高水泥产业的整体能效水平。

3.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根据国发[2009]38号、国发[2010]27号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推动企业联合重组,加快结构调整,通过兼并重组形成若干个全国性的产能过亿吨特大型水泥集团,三十几个区域性的大型水泥集团,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的原则,全面彻底淘汰落后水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行业准入管理。支持大企业集团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区域性水泥集团,推动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全行业重组联合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4.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水泥产业绿色发展

结合水泥产业的节能减排和把水泥产业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总的目标要求,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已经把支持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有毒有害废弃物生产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了规划纲要,国家发改委也将利用日产2000吨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窑炉处理工业废弃物、污泥和生活垃圾的技术装备开发与制造列入了即将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0版)》鼓励类。同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已将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项目列入《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试行)》中。国家将对水泥企业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有毒有害废弃物生产线建设予以预算内资金支持,各级地方政府应本着“谁产生污泥及其他废弃物,谁支付处置费”的原则对水泥企业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及污泥给予合适的补贴,以提高水泥企业处置废弃物的积极性。

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水泥产业的发展必须满足经济发展对基础原材料的需求。我们谋求的是水泥产业的科学发展,其本质就是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因水泥生产主要原料石灰石是不可再生的,煤、电消耗也是不可以无限制增长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在资源和环境允许的前提下,满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水泥需求的需要,通过我们水泥产业的科技工作者、管理者和广大从业人员不懈的努力,勇于创新,不断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深化结构调整,才能真正把水泥产业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才能真正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我国水泥产业核心竞争力!(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首页123末页>>

旗杆

高温电阻炉批发

饭店油烟在线监测